近年來,福建冶金牢記“國之大者”,圍繞打造冶金先進材料及精深加工領軍企業遠景,強化使命意識,專注主責主業,著力實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因地制宜發展新興產業和新質生產力,推動老國企駛入新賽道、跑出加速度、取得新業績,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蓄力。
強化項目帶動,發展新質生產力。2023年至今,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近170億元,所建項目既涵蓋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更鮮明指向新興產業發展。三鋼加快發展第二主業氟化工產業,積極打造包括清流螢石礦基地、清流氟新材料產業基地、三明吉口元福氟新材料產業基地在內的新質產業園,助力解決國內高端氟新材料高度依賴進口的困境,有望形成“十四五”新增量。南鋁“一核兩翼、東進西擴、三大基地”戰略布局加快形成,由上市子公司福蓉科技為投資主體的羅源新基地加快建設,一期工程年產7萬噸高端鋁型材及精深加工生產線和配套設施已相繼建成試產,其消費電子鋁制結構件、新能源汽車鋁制電池托盤等主導產品將打造出新質生產力,相關戰略新興產業鏈布局更加貼近長江經濟帶和泛珠三角區域終端市場,有力推動公司鋁業板塊由先進材料生產向精深加工高端制造的轉型升級。廈鎢新能源歐洲公司與法國歐安諾集團下屬公司在法國敦刻爾克設立電池正極材料合資企業和前驅體合資企業,項目建設貫穿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以及電池回收完整產業鏈,實現了中法新能源汽車電池產業鏈深度整合與合作,既助力了歐洲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又貫徹了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成為中法合作的又一張亮麗名片。冶金設計院鋼鐵行業“電爐-連鑄-連軋”短流程設計業務首次進入發達國家,簽訂了“美國72 STEEL LLC年產50萬噸鋼鐵設計項目”,成為公司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新亮點。
加大研發力度,賦能發展新質生產力。目前,公司有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個、國家認可實驗室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今年上半年,由廈鎢新建的“福建省具身智能執行器關鍵部組件工程研究中心”投入運行,成為公司科技創新的又一嶄新平臺。近年來,各權屬企業積極發揮這些平臺的創新和孵化作用,取得良好成效。2023年至今,累計投入研發費用超40億元、其中今年以來投入強度達3.39%,累計獲授權專利567件,其中發明專利219件,僅廈門虹鷺光伏用細鎢絲新產品單項就擁有9件授權專利;參與起草或修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12項。
推動技術突破,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廈鎢“超高效變頻空調用稀土永磁材料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突破核心工程技術瓶頸和以日本企業為主構建的技術和專利壁壘,產品成功進入以松下、愛知為代表的海外市場;“電火花加工用高強度鉬合金絲的制造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項目,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和產品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性能遠高于國外同類產品。閩鋁輕量化自主研發的5G智能無人駕駛集裝箱運輸車,具備結構設計在國內首次應用、在高速狀態下實現厘米級定位等多項創新,實現了重載運輸車鋁合金輕量化技術創新的重大突破,今年上半年已在山東青島港成功投入使用。馬坑礦業“復雜巖溶富水礦床水害識別及控水采礦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解決了礦體回采過程中集中突水處理技術難題,整體技術被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評定為國際領先。冶金設計院“尾礦庫安全生產動態數智化管理技術研發及應用”項目通過權威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已為國內22座尾礦庫提供動態數智化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