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柘榮縣后陳山新水廠較原計劃工期提前1年投入試運行,這是繼2015年柘榮縣溪門里供水工程建成投產后,福建水投集團在柘榮縣建成的第二座萬噸規模水廠,為柘榮縣打造“雙水源、雙水廠”供水保障體系。
柘榮是我省著名的長壽之鄉,水好空氣新,溪門里水庫所在的溪水經檢測PH值為7.23,呈弱堿性,109項指標均達到一類水標準,是最優質的飲用水。
“我們這里已經納入城區范圍,但是仍然喝不上城區的自來水,只能山澗引水解決,晴天旱、雨天渾。”望水興嘆,是柘榮縣城郊嶺邊亭村村民朱大爺口中的“煩惱”。
在與省水投集團合作之前,柘榮縣城區百姓依靠后陳山水廠供水,水廠設備老舊、工藝落后、地勢又低,水壓水量水質都存在短板,新建水廠和可靠水源勢在必行,但是對柘榮這樣的財政小縣而言,也是難事一樁。
2012年,省水投集團與柘榮縣合作投入1.5億元建設總庫容503萬方的溪門里水庫和日供水1.5萬噸的溪門里水廠,于2015年10月建成投產,讓柘榮城區百姓告別“守著好水喝不上”的日子。
然而,隨著近年來柘榮縣城區人口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剛剛投產不久的溪門里水廠很快就滿負荷運轉,要向城郊、周邊鄉鎮供水,就遇到了原水不足、產能不夠的瓶頸。
如何讓優質好水覆蓋更多的百姓?民之所望,企之所向。作為省屬國有企業,省水投集團始終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百姓民生所需作為發展的初心和使命。為解決柘榮縣供水能力不足,2020年,福建水投集團柘榮水務公司啟動城鄉供水一體化一期工程,投入1.57億元,建設日供水2萬噸的后陳山新水廠1座,鋪設龍溪水庫至后陳山新水廠源水管道4.6公里,并修建配水管網,將溪門里水廠、后陳山水廠供水管網互聯互通,解決了城區周邊的龍山、嶺邊亭、烏巖下、湄洋5個片區的飲水難題和乍洋工業園區用水需求,同時將供水管網延伸至富溪、乍洋、楮坪、英山等鄉鎮。屆時,“雙水源、雙水廠”將覆蓋全縣7個鄉鎮6萬人,成為柘榮城鄉百姓飲水安全的“定心丸”。
“每一批材料、每一臺設備都要經過物資、質量、工程、監理部門驗收合格后進場。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環節都要過程檢測、結果驗收合格后才能繼續下一步。”負責項目現場施工管理的福建水投集團所屬水電建設公司歐拱捷介紹說。
柘榮后陳山新水廠采用技術成熟的“混凝+沉淀+過濾+消毒”凈水工藝,凈水構筑物采用折板平流沉淀池和V型濾池。為保障各項節點任務高質量完成,水電建設公司等各參建單位充分發揮EPC總承包聯合體優勢,從供水系統的整體規劃和設計,到水源點的選取、水質的工藝處理、管道的鋪設走向等全過程、全環節入手,精心組織優化,切實制定一套有效可行的施工組織和施工計劃。
供水管網點多面廣,需要協調部門多、事項雜。柘榮縣城區供水管網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城區供水管網布局不合理,管材多為鍍鋅鋼管和部分PE塑料管,管道老化,漏損嚴重,也影響入戶水質安全。為保障供水管道建設質量,水電建設公司在鋪設過程中,選用國內一線品牌的高標準球墨鑄鐵管及PE管。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開挖管槽,嚴格檢查砂墊層、回填土質量,確保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不產生形變損壞。同時,結合城市發展需要和道路布局,對新建供水管網布局進行科學論證,盡量沿路沿巷布設管網,并配套建設管網GIS地理信息系統,讓供水管網有了“電子身份編號”,方便了后期檢修維修。
目前,柘榮縣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一期工程已全面完工,二期工程正加速推進,2022年10月建成投產的鴛鴦草場水廠為當地景區建設和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楮坪、英山的供水管網、高位水池加緊建設中……城鄉百姓同飲優質好水的夢想即將在柘榮實現,
保障城鄉供水,事關民生福祉。福建水投集團將繼續當好全省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主力軍”,深入實施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全力推動全省城鄉供水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