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中求進,“穩”是基本盤,“進”是方向和動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我們要正視困難、堅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積極因素轉化為發展實績。
“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這是福建民營經濟發展現狀的有力寫照。一組數據,“秀”出福建引以為傲的“民營力量”:貢獻全省近70%的地區生產總值、70.6%的稅收、70%以上的科技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4%的企業數量,其中對稅收、地區生產總值貢獻分別比全國高出兩成和一成左右。
硬幣的另一面,則是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當前,“黑天鵝”“灰犀?!奔觿〔淮_定性,雖然有堅實的實體經濟,有多區疊加的政策優勢,但福建民營經濟憑何再開新局、再上臺階?營商環境穩、營銷市場穩、產業基礎穩,這是福建民營企業穩中求進的關鍵所在。
福建在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中提出,要堅持以創新驅動增添動能,推動民營經濟成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和產業鏈自主可控的重要力量?!胺€”中蓄勢、“進”開新局,福建民營經濟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正當其時、其勢日盛。
以“穩”聚勢
“新年第一會”,福建聚焦優化營商環境。1月2日召開的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提出,要深入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在推進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上奮勇爭先。(下轉第三版)(上接第一版)
深入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與優化營商環境的關系為何如此密切?答案,藏在省情里。據統計,福建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數量2023年為741.1萬戶,占全省經營主體總數九成以上。營商環境一頭連著黨政部門的“有形之手”,一頭連著市場的“無形之手”。對福建這樣的資源小省、民營經濟大省來說,良好的營商環境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福建打出政策組合拳,因地制宜優化營商環境,出臺歷史上首份營商環境建設規劃——《福建省營商環境建設規劃(2024—2029年)》,在全國率先出臺地方性促進公平競爭條例,建設完善服務企業“四通四到”機制,努力為廣大民營企業創新打造公平環境。
但必須看到,目前絕大多數民營企業為中小企業,擁有較少科研資源,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時難免掣肘重重。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要素,科研資源如何實現有效配置?通過優化營商環境讓“有形之手”和“無形之手”聯手公平配置資源,服務不斷涌現的新質生產力需求,已箭在弦上。
今年是位于泉州的通用技術中紡院海西分院成立的第12個年頭,其背后所依托的是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這一紡織行業科研“國家隊”的實力。
“地方政府希望我們打造行業科研創新公共服務平臺,這正是我們一直在致力實踐的。”通用技術中紡院海西分院副院長鄭小佳介紹,首先是引領,通過前沿技術研發引領企業創新向高端化攀升;其次是支持,對實地調研發現的中小企業研發瓶頸問題予以技術支持;再次是服務,每年都向企業宣介最新紡織行業標準、推動行業科研成果對接和交流,服務于技術創新。
用“有形之手”打造科研公共平臺,這只是福建推動科研資源經由“有為政府”更好配置到廣大民營企業的一個例子。在集成電路、種業創新、生物醫藥等領域打造若干個產業技術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為民營企業提供研發服務;高標準建好民營企業牽頭建設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布局新增一批民營企業省級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支持民營企業“智改數轉”,推動7個細分行業1100多家企業“集群式”轉型……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西莫格魯認為,包容性經濟制度允許大多數人參與經濟活動,并盡最大努力發揮個人才能和技術,這種制度創造公平環境,使得創新過程成為可能。他的觀點再次印證公平環境之于創新的重要性。
在產業科技發展浪潮中,中小企業猶如小型船舶難免搖搖晃晃。福建通過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為經營主體在不確定環境中發展新質生產力凝聚起了前進的勢能。
“玉在山而草木潤”。據統計,過去三年,我省年均新增經營主體70.71萬戶,經營主體滿意率逐年上升,連續3年保持在85%以上。
以“穩”謀力
“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位于因為民營經濟蜚聲全國乃至全球的晉江。晉江本地人自豪地把它稱為“宋代的港珠澳大橋”——跨越大海聯接內陸市場和海外市場,這是閩商自古以來注重開拓市場的一個真實寫照。
根據企業管理中常被用到的“微笑曲線理論”,對發展新質生產力意義重大的研發端和市場端,恰好處在“微笑曲線”兩端,也是價值最高的兩端。價值最高,意味著開拓創新最難,尤其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復雜,把握好市場端對于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命運對勇士低語:你無法抵御風暴。勇士低聲回應:我就是風暴。”面對不可測的市場風暴,福建民營企業積極擁抱新變化,大膽開拓新市場。
“當市場大環境趨向成熟,一個新興行業誕生就是必然的了。沒有所謂的勝出者時代,只有大時代中的勝出者。”勝科納米福建公司總經理李曉旻對市場之于企業的戰略意義思路清晰。勝科納米憑借其在業內世界領先的科研力量,建立起了國內半導體領域最具規模的第三方實驗室。“我們開創了全新的行業賽道——第三方分析測試實驗室,這其實是在傳統產業鏈中開辟了一個新的細分市場。”李曉旻直言,勝科納米布局福建,就是看中了福建位于目標客戶群集中區域的市場區位優勢——半導體產線一旦出現事故,恢復生產必須分秒必爭。
與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相對應,福建民營企業培育新興市場所體現出的長期主義同樣對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意義重大。福建華清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施純錫恰是這么一位長期主義者。
華清電子研發生產的電子新材料氮化鋁陶瓷,是2004年晉江市引進清華大學“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863計劃”重點研究成果進行產業轉化的項目??稍?018年之前,華清電子經歷了長時間、高投入的科研量產階段卻未盈利。究其原因,原材料進口受限、技術上落后國外固然是一方面,主要還是由于國內尚未形成電子新材料應用領域的市場。
“我們堅持投入巨資研發,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十幾年來的技術沉淀,讓華清電子牢牢把握住近些年光伏儲能、LED封裝、5G通信、電動汽車等氮化鋁陶瓷下游產業起飛的風口,迅速占領新興市場。”施純錫講述了一個不同于勝科納米的“拼市場”故事,持之以恒重視發展新質生產力,無疑也是這個故事反轉的關鍵。
在廈門,作為儲能領域的明星企業,海辰儲能憑借“無內不穩,無外不強”的核心戰略,在激烈的全球市場競爭中嶄露頭角。成立五年,海辰儲能已成長為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前三的“獨角獸”企業。
海辰儲能聯合創始人、總裁王鵬程表示,在全球能源轉型加速推進的背景下,海辰儲能將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開啟新的五年“中長跑”?!盁o內不穩”,公司要持續加大布局國內生產線和先進產能,進一步夯實國內市場基本盤;“無外不強”,以進取的姿態全面推進國際化進程,積極開拓增量市場。目前海辰儲能已完成了廈門、重慶、深圳、菏澤四大基地及研究院的布局。同時加快國際化進程,目前公司產品方案全球交付項目數量累計超300個。
以市場之“穩”謀求新質生產力的前進之力,以新質生產力的前進之力謀求市場之“穩”,這樣“穩”“進”相生的故事,在福建民營企業中每天都在發生。
以“穩”賦能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鼻f子《逍遙游》中這兩句話形象說出了厚實積累與前進動力的關系。
長期以來,福建民營企業堅守主業、做強實業。厚實產業基礎所帶來的產業“穩”,正賦予福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新優勢。
在中國鞋都莆田,一個鞋服產業的全新生態鏈正被不斷構建完善。抓住工業互聯網的風口,整合供應鏈和技術優勢,打造柔性快反供應鏈,通過私人定制、個性化、柔性化生產新模式,推動鞋服產業高質量發展。“福建制鞋產業已經形成完整且有競爭力的產業配套,在產業鏈各個環節都擁有優秀的企業。”福建省鞋業行業協會副會長李軍認為。
在紡織重鎮長樂,恒申集團在2024年完成了申馬環己烷脫氫項目的投資和投產,該項目采用其自主研發的綠色循環工藝,總投資2億元,產能10萬噸/年。不僅如此,曾經的紡織企業恒申,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拓展延伸,已實現化纖、化工和新材料一體化的產業布局。
在“數字福建”先行實踐地福州,中海創科技集團的實驗室里,機器人各執黑白一方正在圍棋對弈,數字孿生智能超級工廠系統有序運行,AI機械手在自動生產文創紀念品……從1992年成立之初致力為傳統產業的工廠實現設備自動化,到今天發展成為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該公司董事長、創始人陳米力始終堅信,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中海創能夠站上智能制造新賽道的關鍵。
看傳統產業,起跑新時代;看新興產業,開辟新賽道。
前段時間,《中國日報》(China Daily)發布了一個訪談視頻,視頻中美國汽車制造巨頭福特公司CEO吉姆·法利在談到中國的電動汽車時說:“先別管華為和TikTok了,想想中國汽車吧?!彼€特別提到,中國掌握電動汽車電池加工的所有環節。
以電動汽車電池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還有新材料、生物與新醫藥、智能化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都是福建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發展重點。近年來,福建持續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支持民營經濟加快鏈條協作、集群發展,提升不銹鋼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石化、集成電路與軟件信息等國內領先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新型顯示、計算機和智能終端、生物醫藥等各具特色的區域產業集群。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從產業層面落實到一個個鮮活的企業,厚實的產業積淀正為福建民營企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賦能。
凝聚前進之勢、謀劃前進之力、賦予前進之能。展望未來,我們從營商環境、市場和產業的“穩”里,讀懂福建民營經濟向“新”求“質”的底氣;從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的“進”之能里,勾勒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