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福農綜合服務平臺,實現助力鄉村振興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模式。
金融賦能,科宜光電點燃了快速發展的科技“引擎”。
福安農信聯社全力推動南國百樂設備更新改造貸款落地,解決企業采購空壓機設備、自控系統設備等資金需求。
始雷發東隅,仲春萬物爭。
開春以來,經濟暖流不斷涌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各種經濟要素“新”意勃發、活力四射。
為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和中央、省委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全力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為鄉村全面振興、民營經濟強省戰略、兩岸融合發展、金融強省戰略注入強勁金融動能,福建農信緊密圍繞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扭住發展新質生產力這個“牛鼻子”,聚焦新質生產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立足地方產業特色和轉型發展需求,根據創新鏈部署資金鏈,向“新”而行,提“質”而進,完善多維度、深層次、全方位的金融產品與服務,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打通堵點卡點,讓新質生產力愈發強勁、經濟效能愈發澎湃。
至2024年3月末,全省農信系統總資產達1.35萬億元,各項存款達1.05萬億元,各項貸款達7446億元,涉農貸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市場份額居全省首位,資產質量居全國農信系統前列,主要監管指標優于全國農信系統平均水平,經營實力位于福建企業百強榜前列,穩居全省銀行業第二位。(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率“新”而立
以專業化產品“貸”動高科技創新
一場光學精密制造業的開春大戲,正在三明展開:裝備換芯、產品換代、轉型煥能。
光學鏡片精密制造業在智能手機和數碼相機中具有廣泛應用場景,如今,在金融“春水”的澆灌下,“貸”動了光學領域高科技創新引發的乘數效應。
“‘資金鏈’鏈就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加速了我們向新質生產力躍遷。”福建省泰寧科宜光電有限公司負責人說道。新年伊始,為推動科宜光電智慧工廠的升級項目加速落地,泰寧農信聯社深入企業進行金融調研,為其量身定制了專屬的“技改貸”金融服務方案,高效而迅速地發放了金融貸款,幫助企業完成了技術改造。
從第一筆金融活水注入開始,兩個多月過去了,完成技改后的科宜光電“蛻變”煥新,在芯取、銑磨、鍍膜等方面的自動化水平和檢驗設備的精度等級已一躍提升到更高層次,在國內同行業中達到領先水平,企業負責人表示:“技術創新,為我們贏得了更大的市場。”據了解,接到更多訂單后,科宜光電高精度光學鏡片年產量可達2000萬片。
東風駘蕩,戰鼓擂。在三明這塊智能制造業熱土上,福建農信靠前而為、主動而為,全力支持當地龍頭科技企業培育新質生產力,為福建“智”造加速走向世界貢獻更多“金”力量。
福建農信還根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發展生命周期,設計知識產權質押等“弱擔保”性信貸專屬產品,把“專利”變“紅利”,“知本”變“資本”。
坐落于漳州高新區的某機電集團是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該企業擁有51項研發專利技術,取得了直流電機、電動推桿領域的多項技術突破。今年1月,該企業要投建“年產100萬套無刷電機生產車間”項目,漳州農商銀行在了解到需求后,結合該企業多項專利技術和“專精特新”的企業特質,為其制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項方案,第一時間協助企業對接聯合工信局、知識產權評估機構等部門,快速將1140萬元財政貼息貸款“技改貸”資金精準發放到位,及時解決企業項目建設資金難題。一企一策,“金”準滴灌。漳州農商銀行全方位開展“客戶大走訪”活動,逐戶對接技改清單客戶,以“技改貸”為抓手,助力轄內工業企業技術改造、轉型升級。截至2023年末,累計為高新技術企業發放貸款超1.2億元,累計辦理“技改貸”金額達2.7億元。
循“新”加碼
以全周期服務助燃高效能引擎
“新的釀造設備剛調試完,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預計今年能幫我們增產20%以上!”說起今年豐收時節的好光景,南國百樂(福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喜上眉梢。
據了解,南國百樂坐落在寧德福安的南國葡萄之鄉——松羅鄉,是國內唯一集葡萄果醋開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專業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葡萄果醋等產品行銷海內外數十個國家地區。“我們具有果蔬清洗、分揀、釀造、灌裝、檢測等各種設備,但去年以來,要繼續提升生產研發能力及市場競爭力,就勢必要升級部分舊設備,這對我們資金量提出了更大的需求。”企業負責人表示。在了解了企業的資金需求后,福安農信聯社搶抓時間窗口,加快完成材料收集、調查報告撰寫等全套流程,為南國百樂成功發放“福工·設備更新貸”90萬元貸款,全力推動企業設備更新改造。
高效能,是新質生產力的主要內涵。
在八閩大地上,福建農信,不僅全力支持高科技企業從“0”到“1”的創新研發,更開展全周期服務,積極助力企業從“1”到“10”的產業落地,助力企業生產跑出“加速度”。
“利率低,速度還這么快!農商行真是辦了實事、給了優惠、解了難題。”安溪某工藝品公司負責人感慨道。近日,安溪農商銀行在充分了解了企業的資金需求后,開通了專項貸款綠色通道,上門指導企業主進行在線申請,為該公司發放300萬元“新質生產力專項貼息貸款”,有力支持企業開拓市場、提質增效。
“我們升級的設備會更加高效有序地焊接鐵藝品,實現產品生產標準化、智慧化,日產量會達到1000套以上。后續,農商行的金融助理還會把服務觸角延伸到我們的外貿銷售端,助力我們揚帆出海。”企業主高興地說道。
據悉,福建農信在泉州、寧德等制造業強市,聚焦新型工業化等產業升級需求,推出“新質生產力專項貼息貸款”等創新金融服務項目,走訪數萬家企業,打造“一攬子”金融服務方案,匯聚發展“新”動能。
謀“新”而為
以數字化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
上線一個多月,就授信3100多戶、超7.5億元——這就是福建農信創新的數字金融項目“泉數貸”交出的答卷。
據了解,福建農信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在泉州地區先行先試設立區域科創中心——福建農信(泉州)科創中心。今年2月,在泉州市數字辦的大力支持下,福建農信充分發揮“省市縣”三級聯動機制優勢,通過敏捷反應快速創新,在科創中心成立尚未“滿月”之際,成功研發上線首款數字金融產品“泉數貸”,勇當培育金融新質生產力的探路者。
“當天申請,當天放款,方便快捷!”作為首筆“泉數貸”受益者,德化縣的賴女士對福建農信高效的金融服務連連夸贊。賴女士新開了一間美容服務店,急需一筆流動資金進行周轉,通過瀏覽德化農信聯社公眾號了解到“泉數貸”這款產品便掃碼進行線上申請,德化農信聯社第一時間與賴女士聯系,成功為其辦理“泉數貸”,并于當天放款20萬元。
除了方便快捷,“泉數貸”還創新在哪?據泉州市數字辦相關人士表示,“泉數貸”最核心的部分,是通過數據互通、信息共享,以數智金融“3e”精準服務體系,實現了金融數據與政務數據的深度融合,它有效激活了政務數據的金融屬性,搭建起了政務服務與普惠金融的橋梁。
加“數”前行,蓄勢向“新”。潮涌山海春盎然,福建農信全面實施科技金融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工程,將科技金融作為全行重點戰略業務:
在頂層設計層面,通過布局金融科技條線“一部兩中心布局”(科技部、研發中心、數據中心),制定了“十四五”金融科技專項發展規劃、普惠金融數字轉型規劃,以規劃引領發展方向。同時,強化金融科技隊伍建設,通過完善科技專業序列和激勵晉升機制建設激發內生動力,形成“省聯社搭臺、行社唱戲”的創新運營體系,以科技金融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
在系統創新方面,建設起“福農綜合服務平臺”,以“政策+平臺+產品”的精準化體系為各類涉農經濟主體提供服務,實現助力鄉村振興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模式,推廣“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文旅”等26類綜合服務。同時,持續完善數據中臺體系,已累計接入人社部門、大數據交易所、征信等134類第三方外部數據,搭建的報表云平臺已累計發布881個基礎數據模型供基層行社自主線上訂閱,輔導支持基層行社完成個性化報表開發達711張。
如今,在沙縣小吃、古田食用菌產業、福鼎白茶產業等領域,福建農信以數字金融向下扎根,助力“三農”普惠向上生長,為鄉村振興插上了“數字化翅膀”。至2024年3月末,福農綜合服務平臺應用已覆蓋全省超三分之二的縣區。其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管理及信用分級評價系統服務實現全省各縣區全覆蓋,累計完成7.87萬戶新農主體線上化建檔,7.50萬戶新農主體在線評級。
萬卷龍章春作序,無邊光景時時“新”。
向“新”而為,福建農信給出了“破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金融答卷。如今,第一季度已經結束,開局即開跑,經濟增長的良好勢頭為全年經濟工作定下了穩中有進的總基調,接下來,福建農信將強化金融創新,聚焦主責主業,持續“金”準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為助燃先進生產力質態躍遷提供全方位、全鏈條、全過程的金融服務,在中國式現代化的福建實踐中貢獻更多農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