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市場監管局透露,2023年福建全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100.73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
知識就是金錢。我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不斷增長,使得這句話更加名副其實。
所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是指企業利用合法擁有的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經評估后作為質押物,向銀行申請融資。
金融是經濟的命脈。企業發展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但實際情況是,企業融資常常需要抵押物,而創業初期的企業和高科技中小微企業具有輕資產、重研發、多專利等特點,融資具有一定難度。推動拓展利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不僅對此類企業而言是好消息,也有利于推動全省科技產業發展。
近年來,我省積極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增量擴面,特別是在2021年出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方案,強化政策引導、創新服務模式、優化服務質量,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普及性和便利度大幅提升,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但站在全省層面來看,企業利用知識產權質押獲得融資的比例依然很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普及度和覆蓋面尚難以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特別是與國外發達國家和周邊先進兄弟省份相比,我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知識產權是無形資產,其價值評估一直是首要難題。為了解決這一關鍵堵點,我省已經做了不少努力。(下轉第二版)(上接第一版)比如,打造知識產權交易服務平臺、“知創福建”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引進培育優質知識產權評估機構;加大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業務培訓力度,指導推動金融機構提高自主評估能力;持續擴大科創型小微企業融資擔保基金規模,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提供補貼,等等。這些努力,有效提升了評估的專業化水平,激發了銀企雙方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熱情,為中小微科創企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好經驗值得認真總結,大力推廣。相關部門應看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事關企業發展,意義重大。繼續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增量擴面,除了要在管理手段上不斷創新,也離不開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堅持。相關部門還應當多去銀企一線調查了解行業發展需求,尋找制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堵點和難點,加快建設更加符合我省實際的知識產權評估體系,完善知識產權市場交易機制,確保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既風險可控,又能滿足企業的需求。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增量擴面并非易事,堅持從身邊小事做起,一個一個去解決問題,就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得到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