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寧德市城建集團將虧損企業治理作為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一項主要任務,作為提質增效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用“擰”的干勁和“跳”的精神,因企施策打出優化管控、加強考核、內部挖潛、外拓市場等改革組合拳,在止虧扭虧、防范風險的同時,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至2023年底,寧德市城建集團資產總額110.33億元,同比增長9.6%;利潤總額1.16億元,同比增長8.4%。在納入經營業績考核的13家二級企業中,盈利數從3家增長為11家,虧損數由10家降低至2家。
堅持統籌謀劃,強化頂層設計。一是開展“聯動式”攻堅。將權屬企業扭虧增盈行動作為年度重點工作之一,成立由集團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提質增效工作領導小組,從開源、節流、管理三個方面制定6項提質增效措施,力爭用兩年時間實現虧損面縮小,虧損額大幅下降。通過一企一策對影響虧損企業收入、成本的各種因素逐項進行對比分析,在大范圍的摸底核算和分析研判后制定扭虧脫困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完成時限、責任人及獎懲細則,推動對標挖潛、扭虧減虧工作具體化。二是注重“閉環式”推進。集團層面建立“一月一分析、一月一通報、一月一約談、一季度一推進、全年一總結”工作推進機制。集團分管領導每月召開經營情況分析會,通報每月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分析存在問題,對其主要支撐點和具體措施進行交流論證;集團主要領導每季度召開季度經營情況推進會,并對排名末3位的權屬企業一把手進行約談;對本年度利潤指標完成情況排名前3位的權屬企業予以表彰嘉獎,對末3位的通報批評。三是實施“精準式”考核。將減虧扭虧治理納入預算編制,并注重發揮預算、考核、分配聯動的導向和激勵約束作用。對于未能完成任務的企業,嚴格執行減分規則;對于超額完成任務的企業,給予考核加分,并剛性兌現。例如針對市施工類子企業利潤低的問題,針對性地在業績考核中設定“工程項目利潤率”,在管理績效指標里將企業長期應收款項、壞賬的回收情況、資質增項或升級情況等設定為加減分事項,有效調動企業積極性。2023年度集團收回應收賬款39964萬元,施工類企業新增工程項目平均利潤率從5%提高至8%。
堅持因企施策,分類精準推進。一是深入挖潛增效,抓管理提升。對于符合集團戰略發展需要但管理薄弱的虧損企業,通過深入分析虧損成因,推進成本優化控制、業務拓展等進行改進。例如對閩東水務公司提出加強管理費用、生產成本管控,優化污水生產企業加藥系統。通過上述措施,該公司全年節約運行成本180.3萬元;支持置業公司推進智慧停車運行收費,同時指導其通過市場化規范化運營模式,盤活工人文化宮閑置館室和場地,置業公司在2023年即實現扭虧為盈。二是整合內部資源,抓協同提升。堅持集團“一盤棋”理念,打破原有子企業單兵作戰,各自為政局面,從集團層面推動各業務板塊之間、權屬企業之間協同發展、合作共進。例如貿易公司通過承接集團內部建材銷售及拓展機制砂業務,實現營收32158萬元、利潤4574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7.4%、64.8%;又如針對建投圖審公司資質低,承接施工圖審查規模小等問題,集團層面積極搭建平臺,推動承接其他市屬國企業務、與省企開展戰略合作等措施,幫助其迅速扭轉業務下滑局面,2023年實現減虧167萬元。三是堅持應退盡退,抓減負提升,對于不符合集團發展戰略、扭虧無望、確實難以改善提升的企業,堅決“出清”,先后注銷“寧德市紫云礦業有限公司”、“寧德市寧盾交通服務有限公司”等3家低效、空殼企業。加大低效無效資產和閑置資產治理力度,完成低效無效資產盤活18處,新增年租賃收入423.77萬元,新增其他處置收益20.06萬元,并完成省九建霞浦分公司土地收儲置換一處,涉及土地面積2077.5平方米,建筑面積1659.51平方米。
堅持多措并舉,系統推進落實。一是堅持“常”與“專”相結合。在做好日常跟蹤的同時,工作專班聯合掛鉤領導、業務部門、紀委等不定期開展扭虧增盈專項調研和督導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督促企業“實時糾偏”,推動節點目標逐項落實,截至2023年底,共開展各類調研督查30余次。二是堅持管與服相結合。在強化對權屬企業風險、合規管控,有效防范化解企業重大經營風險的基礎上,定期組織開展專業培訓,聘請政研、財務、稅收等行業專家針對專班人員和基礎薄弱的企業開展講座,提升業務指導服務能力,年度開展培訓20余次;加強與寧德市發改委、寧德市國資委等的溝通協調,及時跟進國家、省市有關法規政策,積極協助企業爭取投融資、低息貸款等,指導企業用好政策空間,支持企業紓困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