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為閩人田。
大海是閩人至關重要的生計之源。福建山多地少,人們雖欲就耕而無地可辟。所幸,東南有海浩無窮,既然在陸地獲取生存資源甚為困難,那么何不到海洋去尋找新路?最終福建人造舟通異域,找尋到了發展的廣闊天地。
耕海牧漁,與其說是人多地少等嚴酷現實下的無奈之舉,毋寧說也是靠海吃海的主動選擇。千百年間,閩人造舟駕船、借風御帆、牽星過海,或出海捕魚,或放洋貿易,積極向海洋要食物、要資源、要空間,留下許多智慧的結晶。
比如造船。鯨波萬里,非一葦可航。舟船是最重要的工具,有它才有“以舟為車,以楫為馬”的可能。宋人呂頤浩在《論舟楫之利》中稱“海舟以福建船為上”。真正讓福船航行天下的當屬水密隔艙,即用木板將整個船艙橫向隔成一個個互相獨立的小空間,即便發生觸礁等事故,也不至于因船艙整體進水而沉沒。
比如祈風。海中使船惟信風。泉州九日山現存宋元以來的摩崖題刻共78方,其中有10方是極為珍貴的祈風石刻,生動記載了當時冬季啟航與夏季回航的典禮。翻閱那個時代保留下來的航海針路簿,也有許多關于“占風”的謠諺,記錄了海商及船員利用季風,既可以借風以控制航行速度,也能預避風暴的正面襲擊。
閩人智慧,造就了福建造船業、海洋航運、海洋貿易空前繁榮,更成為如今發展海洋經濟得天獨厚的優勢。如果以沿海、遠海、深海為橫軸,經濟、科技、文教為縱軸,放眼福建的遼闊海域,看到的會是一幅“挺進遠海、闊步深藍”的生動畫卷。
看海洋經濟發展成效,全省海水養殖產量、海水養殖種業規模居全國首位,水產品出口額保持全國第一;海洋裝備制造、海洋生物醫藥、海洋信息等新興產業崛起;全省海洋生產總值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看海洋科創突破力度,世界最大的海上風電機組安裝,海上風電“風”力全開;閩投宏東號下水,深海裝備養殖再添“利器”;修建世界最長的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建造全球首創的深海2500米采礦船等,為海洋強省建設注入創新活力。
看海洋文化教育傳承,廈門國際海洋周、世界媽祖文化論壇等已成為展現海洋文化的重要平臺;海洋文化申遺取得歷史性突破,舉辦世界航海裝備大會、開海文化季;推動海洋知識進學校、進教材、進課堂,給海洋事業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撐。
耕海有方的福建,譜寫了因海而興的華麗篇章。如今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前不久考察福建時指出的,“推動福州、廈門加快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做大做強海洋經濟”。
古往今來,有別于那種“誰控制海洋,誰就必將成為主宰”的爭霸與殖民,不同文明在海上絲綢之路交相輝映。從馬可·波羅、伊本·白圖泰等旅行家給西方帶去了東方第一大港“舶商云集”的美麗故事,到援助巴布亞新幾內亞東高地省菌草、旱稻種植技術示范項目等,見證著福建對世界海洋貿易與全球民生福祉的巨大貢獻。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我們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個孤島,而是被海洋連結成了命運共同體。
興海圖強共逐夢。秉承海洋發展歷程中蘊含的全球性文明基因,編織以海為脈的交流紐帶,就能匯聚深化多元互信、美美與共的“藍色力量”,助力海洋命運共同體建設,為世界貢獻海洋治理的福建智慧、福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