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省國資系統黨史學習教育第一巡回指導組以“五個著力”重點任務為發力點,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指導組通過實地查看、座談交流、檢查臺賬、個別訪談等方式,重點走訪基層單位,及時掌握“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施進展,推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截至9月30日,先后下沉調研高速、能化、汽車、建工等聯系企業及其權屬單位63家,下沉調研項目79個,訪談基層黨支部書記82人、黨員及團員職工407人,巡聽旁聽組織生活會及專題研討共17場,所聯系企業“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民生項目完成率53.8%,累計收集各類意見588條,整合為民辦實事項目清單項目數229條,已完成144項,完成率62.89%。
突出國企擔當,支援疫情殲滅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9月份以來,指導組下沉所聯系企業省內基層單位,實地調研指導各單位結合企業生產經營特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綜合利用好“人防”“技防”“物防”等多種手段,形成防控疫情、保障職工健康權益的有效合力。指導組調研走訪能化集團永安煤業及其下屬仙亭煤礦、永京光伏電站期間,針對該企業勞動力密集型的企業屬性和資源采掘型的行業特點,指導組組長林立指出:“采取強有力的防范措施,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職工職業健康管理、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環保治理等工作,著力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在建工集團中國武夷公司與工程公司調研期間,林立組長要求相關單位要及時跟進國外、省外職工的疫情防控工作,尤其做好疫苗接種與防疫教育,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確保職工防疫“一個都不能少”。
在做好本單位疫情防控的同時,所聯系企業以主責主業為出發點,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與服務地方群眾相配合,突出國企擔當作為。高速集團開設376個防疫物資綠色通道,對257個收費站、1隊服務區實施疫情管控,協助地方做好防疫攻堅;能化集團福能總醫院前往鼓樓區金牛山社區、武平巖前等地開展了6場義診,實施國慶期間“門診不停診、住院不影響、核酸采樣不停歇”的“無假日醫院健康便民服務措施”;汽車集團累計向全國各地提供1161臺智能防疫工作站、1000多臺救護車,59臺核酸檢測車,9月20日晚順利將25臺負壓救護車送到抗疫前線,為疫情防控全局提供有力支持;建工集團省七建公司迅速集結8個專業近300名施工人員進場作業,經過4晝夜鏖戰,順利完成漳州市級方艙醫院改造,為地方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提供堅實保障。
著力排憂解難,直面職工實際需求
有不少職工長期工作和生活在工作企業生產經營一線,以單位為家,扎根在基層。指導組下沉調研基層單位時,十分關注常駐工作一線職工的工作、生活情況。在三明高速林文秀心理工作室,指導組組長林立針對工作室的職能發揮,向工作室負責人、永安西征管所所長助理林文秀詢問:“平常工作室的實際服務群體以哪一類人群為主?他們來尋求幫助的問題主要有哪些?”針對上述提問,林文秀介紹道:“來工作室咨詢的多是長期住在營區的職工和青年職工,來溝通的問題大多集中在生活上和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尤其是遇到一些因疫情防控需要連續加班的同志,我們也積極為他們做好心理疏導,保證他們能以最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
今年以來,所聯系企業開展辦實事過程中,廣泛傾聽職工群眾需求心聲,以換位思考的方式急群眾之所急,對不同需求細化分類、采取針對性措施,滿足不同群體職工的差異化需要,將主題實踐活動落實落細、全面覆蓋。一是改善工作生活環境,高速集團完成17個職工“綠色食堂”創建,全面提升全系統各單位食堂管理和服務品質,保證職工健康飲食,能化集團煤電公司投入500多萬用于礦區綠化美化及兩堂一舍維護與礦區老舊房屋修繕;二是助力職工發展規劃,能化集團福海創公司積極推動與當地政府部門共同建設技能提升中心,著力解決職工群眾關心的“化工行業技能鑒定難”問題,聚力打通職工成長通道;三是關注特殊群體需要,汽車集團開展老干部、老干部遺屬幫扶活動,幫助解決看病、取藥等生活難題,以及辦理社保認證、藥費報銷等實際問題,體現扶老助老人文關懷。建工集團省設計院、省建科院建設“愛心母嬰室”“媽媽小屋”,為職場女性提供溫馨舒適的專屬空間,切實保障孕期和哺乳期女性職工權益,解決女性職工后顧之憂。
發揮學習效果,促進生產經營提升
指導組下基層調研走訪期間,始終把“辦實事”“開新局”作為檢查重點之一,開展針對性指導,并就相關情況與所在企業黨委溝通交流,建立辦實事進度反饋機制,所聯系企業每周反饋實時數據,要求做到及時跟進落實。
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所聯系企業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干部職工謀事創業的積極動力,在辦實事過程中促進企業重點工作開展,取得扎實成效,回應職工群眾對于優質公共服務與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更高期盼。高速集團全面完成全省高速公路44個示范所站的收費棚區域和10對重要服務區廣場的夜景亮化、美化提升,33個省內高速路段2561公里示范廊道綠化景觀提升全面完成;能化集團三川海上風電公司莆田平海灣F區和石城海上風電場兩個項目已竣工投產發電,加強供電保障;湄洲灣氯堿公司抓住市場回暖有利時機,滿負荷生產,企業效益創歷史新高;汽車集團金龍汽車開展“新時代班組建設”,推動輕客事業部生產車間工效總體增幅超30%,制造缺陷消除率達到85%以上,促進企業經營降本增效;建工集團基礎設施公司精準制定柘榮“智慧城市”設計方案,智慧城市一期系統已經順利上線,以科技鞏固脫貧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