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升企業收入分配調控能力,2017年12月28日,省國資委公布了新修訂的《所出資企業工資總額預算管理暫行辦法》(閩國資考評〔2017〕260號,以下簡稱《暫行辦法》),自2018年1月1日開始執行。
一、新《暫行辦法》發布背景
為貫徹落實收入分配改革精神,進一步加強所出資企業收入分配調控,推動企業建立健全與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與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掛鉤的工資決定與正常增長機制。參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人社部最新文件精神,結合所出資企業工資總額管理實際,對《所出資企業工資總額管理暫行辦法》(閩國資分配〔2012〕72號)進行修訂。
二、新《暫行辦法》的主要內容
新《暫行辦法》共有七個章節、三十三條、二個附件。第一章提出了工資總額預算管理辦法適用范圍、管理定義以及管理原則,第二章規定了工資總額預算管理職責,第三至五章明確了工資總額預算管理的具體措施,第六章為罰則,第七章為附則,還包括兩個附件《所出資企業本部機構數量、員工總量與中層職數建議的方案》、《工效聯動機制細則》。
三、新《暫行辦法》的主要特點
(一)結合外部對標結果,明確工資總額基數編制基礎
一是采取多維度對比分析,評價所出資企業工資總額基數合理性,明確所出資企業工資總額基數調整機制,差額調增工資總額基數不合理的企業;二是實施工資總額清算機制。
(二)貫徹分類分級原則,體現工資總額調控的針對性
一是將所出資企業分為商業一類企業和商業二類企業,商業一類企業基本工資與效益工資比例為6:4,商業二類企業基本工資與效益工資比例為7:3;二是繼續貫徹我委對所出資企業分級管理的要求,所出資企業年度工資總額方案由省國資委審核批復,權屬企業工資總額方案由所出資企業審核批復。
(三)構建工效聯動機制,合理控制工資總額增減幅度
一是有效劃分工資總額結構,分為基本工資、效益工資和單列工資,體現工資總額的保障性、激勵性和特殊性;二是構建以經濟效益為主、以經營效率為輔的工效聯動機制,將人工成本利潤率作為輔助聯動指標,鼓勵所出資企業提高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效率。
(四)完善配套機制,確保工資總額預算管理有效性
所出資企業工資總額預算管理采取清算評價制度。建立工資總額指標結余滾動使用機制,允許所出資企業將上年實際發放工資總額低于清算可發數的6%作為工資總額指標結余,以體現結余工資以豐補歉的保障作用。
(五)完善追責機制,嚴肅收入分配紀律
明確違規處罰的對象,量化處罰標準,增強制度透明性和可操作性,進一步規范所出資企業收入分配秩序、嚴肅收入分配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