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省編制了《福建省“十四五”金融業發展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現對《規劃》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背景依據
“十三五”期間,全省金融業健康發展,有力支撐和推動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全面完成。金融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了0.9個百分點,各類金融機構、地方金融組織數量增長近70%,2020年金融業實現稅收收入占全省財政總收入14.3%,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總資產突破10萬億元。本外幣各項存貸款余額年均增速分別達8.9%和12.2%,保費收入年均增速為9.8%?!笆濉蹦┤【硟壬鲜衅髽I共151家,居全國第7位。“十三五”金融業的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笆奈濉笔歉=ㄊ∪轿煌七M高質量發展超越、加快新時代新福建建設的關鍵五年,根據《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結合我省金融業發展實際,制定《規劃》。
二、戰略目標
“十四五”期間金融業主要目標概括為“一中心、兩平臺、三個示范區、五個更加”,即“圍繞金融服務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以創新、改革、開放為抓手,推動金融資源更加集聚、區域布局更加合理、體制機制更加靈活、金融開放更加全面、金融生態更加優化,積極打造普惠金融改革示范區、綠色金融改革示范區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示范區,著力建設海絲金融合作平臺和兩岸金融融合發展平臺,將福建建設成為特色金融優勢突出、國際化特征鮮明的區域金融中心”。
三、主要指標
“十四五”期間,我省金融業發展水平將進一步提升,金融業對經濟總量的貢獻度將進一步加大。2025年力爭實現金融業增加值5000億~5100億元,占GDP比重約7.7%~7.85%。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資產總量達14.5萬億元。2025年末,全省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達8.2萬億元、各項貸款余額達9萬億元,“十四五”期間制造業貸款、綠色信貸等增速高于“十三五”時期?!笆奈濉逼陂g力爭全省非金融企業平均每年實現直接融資額5000億元以上,平均每年新增上市公司13家以上。2025年力爭實現保費收入超過2000億元,“十四五”期間年均增長率超過10%。2025年末,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融資擔保放大倍數達4倍、平均融資擔保費率1%左右。
四、重點任務
一是完善金融機構體系,推動金融業自身高質量發展。推動金融資源集聚,構筑金融發展高地;完善銀行業金融機構體系,發揮融資主渠道作用;推動證券期貨業發展,增強直接融資服務能力;支持保險業發展,促進保險市場加快擴容;提升財富管理服務水平,滿足居民資產管理需求;規范地方金融組織發展,充分發揮“毛細血管”功能。
二是提高金融服務水平,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聚焦創新驅動,服務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聚焦產業升級,服務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擴大內需,促進服務內循環;聚焦鄉村振興,提升“三農”金融支持力度。
三是著力特色金融發展,提升區域金融發展新動能。發展普惠金融,打造普惠金融改革示范區;發展綠色金融,打造綠色金融改革示范區;發展數字金融,助力數字福建建設。
四是深化閩臺金融合作,建設兩岸金融融合發展平臺。探索創新閩臺金融合作,積極引進臺灣金融機構,鼓勵閩臺金融同業合作,探索閩臺征信交流合作;提升臺胞臺企金融服務質效,加強直接融資服務,推出對臺專屬服務,加大涉臺園區服務。
五是推動金融更高水平開放合作,建設海絲金融合作平臺。加強“一帶一路”金融合作,優化跨境融資和外匯管理服務,探索海絲特色離岸金融;推動閩港閩澳金融交流;深化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
六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完善金融監管體系,積極推進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建設,加強地方金融監管;提升金融風險治理能力,提高金融風險監測預警能力,有序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嚴厲打擊各類非法金融活動;強化地方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省“金服云”平臺建設,健全金融領域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
五、十大專項行動
針對我省金融業發展重點領域和短板弱項,提出十大專項行動,具體包括:直接融資跨越發展專項行動、保險發展專項行動、海洋金融專項行動、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專項行動、普惠金融專項行動、碳金融專項行動、數字金融專項行動、閩臺金融合作專項行動、海絲金融專項行動、金融風險防控專項行動。
來源:福建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