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我省現有129個國有林場,這些國有林場已成為我省重要的生態保障骨干基地、林木良種繁育基地、林業科研教學基地、木材戰略儲備基地和生態文明教育基地,是福建林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省生態修復和建設的重要力量,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但由于國有林場待遇偏低、工作條件艱苦、勞動強度大,出現了“人難進、留不住”問題,無法滿足林業生產工作的需要,需要出臺相關政策,切實改變國有林場職工年齡老化、人才斷檔問題。
二、主要內容
(一)關于拓寬人員通道問題。
提出將人員招聘的學歷門檻降低到中專以上,同時要求新錄用人員最低服務年限5年,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國有林場的“人難進、留不住”問題。
(二)關于人才培養機制問題。
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方式補充國有林場專業技術人員等辦法,并采取“二元制”的聯合辦學模式,加強與林業職業院校的合作,對國有林場的現有職工加強培訓,提高林場職工的技能水平和業務素質,最大限度地挖掘存量人員的潛力,為國有林場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三)關于放寬職稱評聘問題。
提出國有林場專業技術人員申報高級職稱評審,論文發表參照場部實際駐地要求,優化國有林場高、中級崗位結構比例,在場部設于農村的國有林場工作累計滿25年且仍在設于農村的國有林場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已取得高、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可不受崗位職數限制定向聘用。
(四)關于績效考核管理問題。
提出要在國有林場積極推行績效管理制度,鼓勵各地根據實際情況,按照一定比例核增績效工資總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核增國有林場績效工資總量,并通過績效考評結果兌現績效獎勵,真正做到“獎勤罰懶、獎優罰劣”,充分調動林場的積極性。
(五)關于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問題。
提出要把國有林場建設規劃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相銜接,進一步改善林場的道路、用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切實提高林場職工的生產生活水平。
(六)關于加大政策支持問題。
提出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取之于林、用之于林,保障改革資金和事業經費落實到位,促進國有林場健康持續發展;要積極創新經營機制,通過森林資源有償使用、林下經濟、森林旅游、森林康養、資產利用等方式壯大國有林場經濟實力,實現以林養林良性發展。